非富即贵的主儿,在庙堂之上也有一席之地,虽说那一席之地不是很大,可位置都很关键,也是皇城里那位为了平衡权力使用的小伎俩,也哺育了一下稷下学宫的学子。
以往,稷下学宫里出来的人,多数都斗不过人情世故。
虽说有美誉,却无实实在在的人脉,许多位置,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被世家大族给垄断了。
垄断的也不是多么的彻底,口碑在那里,当今陛下也会刻意的选贤任能。
可终归稷下学宫出来的人,和正统的文人武将比较起来,稍欠缺些火候和基础。
大争前夕,已然有王侯将相在稷下学宫里挑好苗子了,真搞不懂,戚永年为什么会去江南,又为什么对江湖上的事,如此上心。
这个征兆,让元正想不明白,戚永年还是大哥元青的授业恩师呢,到时候见面了,怎么称呼,也是个问题。
什么时候都行,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
尉迟阳和元正都去了之后,苍云城和秦岭南麓那里就没了主持大局的人。
眼下倒也谈不上多事之秋,可事儿也不少。
元正沉思 道:“这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啊,非去不可。”
尉迟阳道:“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