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主一番诉苦,温婉过滤了他那些夸大其词的话,大概也明白了。
因为虹城的经济发展,镇上发展起来了,铺子酒楼林立,做专卖的多了,活计也就多了,找活干的人也更好找了。
以前是有活干就抢着上,现在,他们还能挑来挑去的选活干了。
而老庄主,继承了祖辈一带的传统精神——抠!
小气做不成大事。
农户们不管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农庄主的怜悯,反而一年一年抬高租子,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所剩的粮食根本不够来年吃,还要经常受农庄主的打骂,这本就是不是大业之计。
又恰逢赶上时代变化,大胤国和大祁国的相接之壤通了好几条路,接壤的小山村,因为来往的商贩多,发展起了经济,变成了城镇。
日子越过越好的人们,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有心思活络的人不想再过这种奴隶般的日子,于是离开了农庄。
镇上有大把的活干呢!铺子里收伙计,客栈要杂工,酒楼要伙夫,高墙大院里的大户人家收的杂役丫环,全年穿着细布衣裳,一年的工钱有大二两!
农庄主少了农户,收成下降,没想着拢络人心,反而越发抬高租子,以获得跟往年一样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