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是国际形势发生剧变的一个里程碑。
在谢昌云的记忆力,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被前世定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还有苏日诺门坎之战、苏联入侵芬兰,都是发生在这一年间的国与国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这些事件和战例,都被列入了前世的中学课本以及军事学院的教材中。
另一方面,日军肯定会不甘于在华南的失败,也绝不会信守在华南、华东和华中一年内不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承诺,随时都有可能重新发起攻占广州的军事行动。
这些国际国内将发生的重大事件始终被谢昌云所注意。
但最先发生的一个大事件,却是意料之中、但谢昌云很难回忆起准确时间的汪精卫叛国投敌事件。
抗战之初,汪精卫虽然也跟着四处呐喊抗战,但骨子里并没有放弃“不战尚可保全、战则必然亡国”的妥协投降主张。
而对国民党内部矛盾了解十分透彻的日本,也很快的就盯上了汪精卫这个国民党内的二号人物。
徐州会战失利之后,汪精卫就开始放出了“和谈之门尚未关闭”的论调,除了与作为中日调停人的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频繁会晤外,还多次派人赴秘密赴上海与日本对华最高特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