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大的风险性,同时提前发动进攻也会给部队带来更大的伤亡。
另一种主张是依靠十二集团军强大的炮火支援,利用山地优势构筑多道防线,改围歼日军的计划为以重兵对日军进行坚决阻击。
这这个方案看其来暂时比较稳妥,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将整个主动权叫到了日军手中,日军如有充足时间布置,就可拉宽进攻战线,在多点上对中国军队防线实施攻击,使中国军队不及调动,同时炮兵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而且,江防军如果对应日军扩宽防线,势必会造成纵深兵力薄弱,日军如果在一点突破,就有可能会撼动全线。
权衡利弊之后,陈诚在廖广泽和潘文华等的支持下决心采用第一个方案,但同时也必须做好一旦歼敌不成便放弃宜昌的准备。
这个方案随即就被传到了谢昌云的手上,他看过之后也觉得只能是这样了,何况又有情报传来日军正从华北和华东向华中大量调集航空兵,数量估计可达两百架以上。眼见得战场的制空权再维持不住多久,只能是抓住尚有时机,尽快给日军一个沉重打击。
为此谢昌云下令黄光锐要加大对宜昌战场的支持力度,同时紧急空运了一百余名特种兵和三部中继电台到宜昌,准备潜入敌后引导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