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鱼是以产地命名的鱼类,如果顾名思义的话,那么武昌鱼就是产于武昌的鱼类。武昌鱼的名称始于三国时期。它的得名与三国东吴故都的古武昌有关。由于孙权、曹操、刘备争夺长江中游统治权的缘故,东吴的统治中心迁徙不定。东吴最早(公元195~20八年)的统治中心是吴;赤壁大战前夕迁往京口;公元221年迁往秣陵。赤壁大战以后,孙权有一年多的时间住在陆口(今湖北赤壁市境内);在消灭蜀汉大将关羽的军队,并重占荆州之后,孙权又在公安住了两年。待荆州局势稳定下来,孙权把统治中心从公安迁往当时的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并于同年农历八月修筑了武昌城,俗称吴王城。当时的武昌,南方多山,东西两侧襟江带湖,水面旷阔、鱼多,野兽也多,而人口却很稀少。因此,孙权来此后不久,从建业迁了一千家居民来武昌。这批迁在武昌住了一段时间,面临着从业和习惯的不顺,便闹着要回建业。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吴既定于鄂,徙建业民千家居之,故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说法。由此可见,最初武昌鱼的说法,来源于三国。不过武昌鱼却并不是产自武昌的鱼。只有在鄂州梁子湖入长江的樊口捕到的团头鲂才是真正的武昌鱼。很多商人常用三角鲂和长春鳊冒充武昌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