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是站在旷野上的单薄个体,却因为看过世界,更能相信光明的力量。
十月刊发行之后,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门,文庙小楼的办公室里迎来一拨拨的青年读者和有识之士。
十月底时,方惟正在为身处内地许多国际战势的消息无法及时收集和考据而发愁。曹先生突然告诉大家他马上要去一趟汀州,期间刊印的事宜仍照常进行,有特别事务则等他回来再说。
然而很快,曹先生风尘仆仆从汀州返回,带来了让大家为之一振的消息。
他们要与《青年声》合刊。
与曹先生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位中年人,他身材偏瘦穿一身青布夹袍,带着黑框眼镜,他正是《青年声》的主编之一,文洪甫先生。
他的到来,让文庙小楼里的众人忽然站在了新的台阶上。文先生拿着新几期的《八方》,向他们说:“你们杂志办得很好,尤其是苏德战争的报道,既详尽及时又大胆感言,叫人拍案称快。”
信逸笑道:“我们可是有个万国社在这里的,德语、法语、英语应有尽有。况且我们拿得到一手资料,没有我们不敢说的。”
文先生点头称赞:“人才济济。”
再接下来便是并刊的各项事宜,曹先生重点介绍了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