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球杀到门将跟前轻轻一推,皮球就从那个大胖子的档下穿入了网内……
“厉害!太厉害了,我家那小子连你的一半、不、是四分之一都比不上,即使他那队里技术最好的,与你一比也什么都不是……”一个家里小孩就在崇明基地学习踢球的大叔喘着粗气坐倒在地上,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高军,缓过气来后又接着补了一句,“你不去踢球,绝对是中国足球的损失……”
而这时的高军却在默默回味着刚才那种连续变速变向、不需要假动作都可以将防守球员随意玩弄的惬意感觉,“这就是天赋吗?”
直到高军穿越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教练关注的身体素质当中依然只有传统的身高、力量、速度,最多再加上耐力、爆发力和弹跳,很少有人重视动作频率、或者说灵活性,以及平衡性等不太直观的“隐性”身体素质,这一点甚至还不如很多FM游戏的玩家。
但事实上灵活性与平衡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后者是持球对抗的根本,平衡不好的人就算身体再壮、在对方的贴身防守下也很难保证技术动作不变形,处理脚下球时尤其如此,这个问题上最典型的反面典型就是山东的那位“中国第一高中锋”韩大鸟,而且平衡性好的人不容易被假动作晃到,自己也能够作出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