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帝国玩具 >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商业体系
。在国企工人一个月不过一百多块钱的时候,个体经营者手上早就攒下几万、十几万的资本了。当九十年代国家放开私营经济之后,最先发展起来的,就是这些早就准备好第一桶金的个体户。
    不说远了,夏博洋他家里开的一个小饭店。不过三四十平米的地方。私下里胡文海打听过他家的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纯利润两三千都没有问题。他家别说万元户了,一年少说量产两三个万元户的水平。
    而在绣城里,像他家这样的小生意个体户,真是不知凡几。若非如此,夏博洋手上这个地产项目,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八九十年代,不管国家宏观经济是好是坏,个体户始终都是在赚钱的。
    这些个体经营者手上有钱,但投资渠道却相当狭窄。房产投资才会这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胡文海将开始那个浅尝辄止的方案抛到了一边,转而考虑是否真的能在八十年代完成这个体系?
    采购、仓储、物流、运输、快递,依靠铁路系统,搞八十年代版京东,代替这个目前国内野蛮无序的商业环境。
    简单来说,以渤海省为例,13个地级市、1八个县级市,那就需要31个门店——或者说商城,至少是足够大的样品展示场所。哪怕暂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