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帝国玩具 > 正文 第七百零三章 绣城印象
凌河,向着南方的渤海海岸推进了近十公里,相当于重建了三个绣城的老城区。
    得益于绣城本地就有重型机械工业,绣城建筑业的机械程度极高,城市建设速度更是日新月异,丝毫不弱于第一个特区深圳的建设速度。
    宽阔的马路和林立的高楼,还有川流不息的汽车和人群,绣城的经济结构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原计划单独升级成地级市的绣西市坚决拒绝了这一“好意”,换来了将绣西纳入绣城规划的福利。
    绣西的支柱产业造船业,这几年依托绣城的资金支持,获得了相当巨大的发展。
    绣西造船厂的大黑鱼工业不提,单是民用船舶建造就创造了两百多亿的产值。绣城石化从绣城的城区逐渐搬迁到绣西,单是置换出来的工业用地就狠赚了一波。绣西借此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到1990年产值竟然超过了造船业,高达四百亿人民币。这还是绣城石化没有搬迁完成,整个搬迁和扩建工程,预计要到1993年才能完工。
    至于石化的配套产业,三酸两碱、煤化工,合成氨、化肥和乙烯工业,更是在绣西蓬勃发展起来。
    而另一方面,绣城城区的很多工厂开始向滨海工业区搬迁,又带动了老城区的城市建设发展。基本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