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就行。
张楠道:“厉害!这搪瓷牌我都不大分得出年代差别,牛!”
扎克这一看大家的反应,知道连老板都有点误会了。
但心里‘挺’自豪:原来老板也不是什么都懂。
“嘿嘿”笑笑,扎克边走边说:“我父亲在一家搪瓷厂里干了30年,从流水线的工人干到车间主任,直到搪瓷厂倒闭。
那时候我这肤‘色’的要拿管理人员的薪水不容易,他算自学成才,家里就有不少和搪瓷制造有关的书籍、样品。
我父亲是没事就瞎琢磨,我读书那会把那些书当闲时候也没少去搪瓷厂‘混’日子,因为老板不错,家属能去食堂‘花’钱吃饭,便宜。
可以说我就是搪瓷厂里长大的。
这搪瓷路牌、‘门’牌制造工艺看着差不多,但其实是50年代以前的质量要远远好过现在的。”
扎克说到这,张楠‘插’话道:“为什么?”
“成本。
搪瓷厂的大头产品一般是脸盆、茶杯、碗这些,路牌、‘门’牌靠订单。50年代以前吃饭的家伙不是瓷器就是搪瓷,搪瓷的好处就是经摔,摔掉了搪瓷层都还能用个不少年。
不过五十年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