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产品似乎不吃香了,到了十来年前几乎就是卖不动,我爸上班那个厂子也就完蛋了。
我记得小的时候我爸他们老在研究怎么节省生产成本,结果就是东西越来越薄。
打个比方,像刚才那个路牌那个厚度的,一个脸盆能有三磅重的话,十年前生产的就只会有两磅重。”
听到这,阿廖沙打趣道:“就是偷工减料嘛,‘奸’商!”
“不这么干不行呀,搪瓷本来就是廉价货,这三十几年新材料越来越多,这是给‘逼’着这样搞。
我家里都还有几个30多年前的搪瓷碗和杯子,结实的能砸死人,但就算做那么结实,现在能卖几块钱?……”
搪瓷,张楠是知道越早的越结实,但怎么分年代就搞不明了:这玩意收藏的品种面太窄了,几乎就没人玩。
上辈子特殊时期的搪瓷制品是有人收藏,但就是小玩玩;而对张楠而言,收藏品中属于搪瓷制品的只有三件物品,是两块‘门’牌加块路牌。
收藏‘门’牌,这算是搪瓷制品里收藏的一个重要项目,而张楠拥有的那三样,可以说是老家剡县收藏界里最早的‘门’牌和路牌。
这人的坏习惯不少,比如常常会忽略过于熟悉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