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存亡之际,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来献给重耳食用,以解主公的饥饿。后来重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要重用介之推,然而介之推淡泊名利、隐居山林。晋文公放火烧山,企图逼迫介之推入世为官,结果一把火烧死了介之推母子,寒食节由此而来。
在《左传》版的介之推记载中,并未出现“割肉献主”、“葬身火海”等字眼。
“割肉献主”来自于谁的文献,夏路记不清了,反正不是《左传》。
或许是屈原、庄子对介之推的形象进行了丰富化的想象,大概类似于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真实介之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文出题老师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夏路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出售了高中历史知识。
文史不分家,语文并不是只考纯粹的语法、单纯的写作。
人在年轻的时候,或多或少会犯糊涂。
高考结束之后,一定要将历史知识补习回来。
夏路揉了揉太阳穴,眼下最紧急的任务,是重新解读《左传》中关于介之推的这寥寥几十个字。
以忠孝为题,以淡泊名利为立意,这很low啊,怕是不行……夏路此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