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记载颇为简明,只是叙述了“鬼市”迥异于寻常的地方,让余休有些懵懵懂懂。
但是当余休吸收了络腮和尚脑中的记忆之后,对“鬼市”此物知道的又多了一些。
皆因络腮和尚手中的几部书,包括《牛膜通背拳》,都是他在一处雾气蒙蒙、来往怪异的地方取得的。
这个地方,便是“鬼市”。
余休打量着手中的“鬼市”木牌,将它翻至反面,尖角朝外,放置手中。
他挪动脚步,在原地转了个圈,当木牌的尖角对准西北边的某个方向时,木牌上突然出现血色的脉络,脉络勾连在一起,形成了两个潦草的字迹。
“十七。”一个数字。
经过数日的观察,余休发现每到子时,木牌背面的数字就会变化,向下减少一次。昨日傍晚,“鬼市”木牌上的数字还是“十八”,而今日便成了“十七”。
结合起书中的记载、和尚脑中的记忆,他立马就猜测到,木牌背后的数字应该代表着鬼市召开的日期,而木牌尖尖所指的方向,便是鬼市召开的地点。
“根据络腮和尚脑中的记忆,‘鬼市’应该就是修行人交易的坊市,可以和其他的修行人互通有无。”
余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