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公推数名年长德高且富有农耕经验之农夫,由州县礼聘为农耕教谕,赏九品冠带,食九品俸禄,巡回各乡各里,传授农耕技术,督促百姓不误农时。在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更要从江南难民中礼聘农耕教喻,教授当地百姓种植水稻。农耕教谕一年一聘,以各地新增粮食产量核定劳绩,能者留用,庸者斥退,有大功者另行褒奖。
七、编撰农经,指导农事。农业为百姓衣食之源,国家富强之根本,坊间流传之农书虽种类繁多,但精芜不一,且多有谬误之处。当遴选精通农务之官员,会同翰林院、国子监职官生员,校刊、辑录历朝历代涉农文献及农政奏疏,查缺补漏,去芜存精,编撰成《皇朝农经》一书,刊印天下,指导农事。
八、……
这些建议无不切中时弊,朱厚熜听得连连点头称善,并不时抓住脑海之中电石火花般闪出的灵感,插话予以补充,奇思妙想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连他自己都不由得佩服起自己来:
一、推广种植水稻、小麦一事确乎紧要,但一定要做到两个“充分”,即一是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二是充分尊重百姓意愿,总的原则是“宜稻宜麦者以渐劝率,宜黍宜粟者如故”。各省府州县可以搞一些试点,动员部分百姓先行一步,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