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廷原定的总体战略部署,江南游击军海运南下之后,应该再等一到两月,待游击军在江南登陆并取得一定战果,猬集徐州的叛军不得不分兵回援江南之后,朝廷平叛大军再倾师南下,与游击军及福建、广东两省的兵马南北夹击,一举剿灭首尾难以兼顾的江南叛军。
这本来也是朱厚熜做出让俞大猷率江南游击军沿海路南下,命高拱出使闽粤两省,协调两省平叛的初衷所在。可是,高拱、俞大猷衔命南下不到半月,朝廷就接到江南密报,南都那帮乱臣贼子已经平息了内讧,不但徐州叛军主力没有调动;反而增加了数万强悍的南蛮异族兵士,这无疑给江南游击军的军事行动增添了莫大的困难。
汪直的船队行于海上,与朝廷音讯不通,想要调整战略部署已来不及。想到那上万名大明健卒,尤其是“一将难求”的军事奇才俞大猷,朱厚熜不禁心如刀绞,但此战关系到大明国运,胜则万世之功,败则万劫不复,他也不敢独断专行,便于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初七,召集内阁、五府、六部诸位文武大臣商议整军南下之事。
内阁及兵部诸位大臣们的意见还是倾向于再等一等,等江南游击军和闽粤两省兵马出动之后再倾师南下。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英国公张茂及前军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