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合适,庆历新政没准就能推行,大宋说不定就会中兴……
想到这里,欧阳修越发觉得王宁安的提议太好了。
办学!
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学堂!
不光教给学生圣人微言大义,还要教给他们天文历法、兵书战策、算学医学,总之一切有用的学问,全都能学到!
欧阳修像是疯了一样,喃喃自语,脸上冒着红光,眼睛越来越亮,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终于想通了,困扰了多年的心结打开了。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庆历新政就是个不成熟的早产儿,夭折难免。
要想救国救民,就要从教化开始,从培养人才开始……王宁安这小子真是个鬼才,他给自己点名了方向啊!
欧阳修抓着山羊胡,老脸笑成了菊花。
……
“成了!”
王宁安同样笑得开心灿烂,在黄河决堤之前,他就忽悠欧阳修,希望老先生在沧州办学。
他要发展生意,练兵赚钱,不管哪一样,都离不开识字的人才。偏偏沧州又是文化的沙漠,缺少鸿儒,倘若欧阳修能够在沧州办学,老先生的旗号打起来,势必天下人才,云集沧州,做梦都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