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复礼和老子的复命有人事和天道的区别,但态度还是十分一致的,一个说非礼勿动,一个说妄作凶。
老子说无为,孔子说非礼,无为的态度更加超旷,太上忘情,无情自然无为。孔子是人道圣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既然不能忘情,就需要有一个行为标准,所以礼是道德仁义之下,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也是通向道德仁义的途径。
七情并没有严格的高低上下,欲有六欲,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种种感官需求。
其次是爱和恶,这是一种情志,属于相对复杂的情感。
喜、怒、哀、惧,这是情绪的变化,其实人的感情远不只七种,一般来说,有高兴和不快,但有时候感情往往很复杂,像喜极而泣,不怒反笑之类,事实上是对情感的一种抑制。
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情感比较平和,喜怒哀乐比较正常。如果环境恶劣,情感的表露可能会危及自身的安全。人们就会伪装抑制自己的感情。伪装抑制到一定程度,当感情被触动之时,首先的反应可能是相反的情绪。
喜极而泣,‘极’就显露出抑制的程度。不怒反笑,则是一种习惯性的伪装。
天南神尼将忘情禅功分作八重境界,自然对七情六欲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