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太史公说,‘法令者,治之具,非制治清浊之源也’。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用心平,劝戒明,这才称得上法治。不知道律法的原则和用途制定再多的科条律令也没有用处。
君是主,臣是从,君臣之间本是一种主从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任何的雇主和员工之间都可以适用这种关系,后世将君臣特指为君王和官吏,观念甚为狭隘,及到废除君制,便以为君臣一伦不复存在,这又是错上加错了。
有人认为君臣关系可用国家和民人来代替,这就不符合交互的义务了,也不符合强者先施的原则。
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很有问题,儒家讲究长幼有序,分梨的话似乎应该由兄长先挑,现在让孔融先挑,那是兄长让梨而非孔融让梨。虽然十根指头长短不一,父母对子女多少会有些偏爱,在分东西的时候还是不应该有明显的大小多少,这种情况不论怎么分都会有些不合适。
孔融拿大梨心不自安,转给兄长自然无可非议。但这是敬兄,而非让兄。大爱小是让,小爱大是敬。泰伯、虞仲让王,季札让侄,伯夷让弟,这都是以大让小,孔融是弟弟何来让的说法,这也可见后世遗失了人道中关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