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家主张让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自发地再现於纸面上,反对传统出面介绍人物的身世籍贯、外界环境、间或挺身而出评头论足的写法,要求作者「退出」。这个主张最初是由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提出的,后来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论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
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詹姆斯、乔伊斯就把消灭了作者人格的戏剧看作最高的美学形式,并力图在中达到这一目标。乔伊斯认為作品是与外界事物绝缘的独立自足的有机结构。作為现成的艺术品,它不仅与社会、歷史无关,甚至与作者本人也无关。因為社会歷史因素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创作的素材,它们进入作品以后就被「艺术化」、「形式化」了,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跡,纯粹是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為「直接内心独白」。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