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属於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於它以理性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普鲁斯特的《寻找失去的时间》(一译《追忆似水年华》)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断然否认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家,主要就是因為他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的自然流动。
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何规律和次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一种事物上作短暂逗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家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採用这类手法。对这一手法採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维吉尼亚、伍尔芙和威廉、福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