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善恶争鸣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孟子认為取得政权要有爱民之心,还要有合法的手段。
    而且政权还要有取决於民意,若上位者的德行和為政不為百姓所接受,那上位者就要丧失继续执政的资格了。
    孟子并引用尚书太誓篇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告诫人君重视民心。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所谓的孟子「性善论」比较。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偽也」的著名论点。他认為,人生来的本性是: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是人之本性的真实表露。
    在他看来,「好利」、「疾恶」、「好声色」等,都是人的自然情慾,也是人的性恶的表现。
    而善的道德意识是后天人為加工的结果。这种后天人為的加工就叫「偽」。
    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第一次运用「性」与「偽」的范畴来说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道德的关係,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道德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