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
水滸义军领袖宋江原是基层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
《水滸传》故事豪放、粗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行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歷也不尽相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滸传》被改编成多种曲艺形式。另一篇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提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曲目。评书、苏州评弹和山东快书都有很多经典节目是取材自《水滸传》。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滸传》的长处不在於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於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在缺乏知识以及大眾娱乐活动的年代,《水滸传》与《三国演义》等通俗往往通过民间艺人,以戏曲曲艺的形式,成為普通民眾仅有的文化活动。
其中虚构的人物或者虚构的故事变成為老百姓眼中的史实。很多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歷来男女老少皆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