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也会‘偷懒’的,在船只航行中,他们把脏衣物塞进一个布包中,用绳子一端系在船上,布包则扔进大海中,航行途中让水流搅动、拍打衣服,衣服就洗好了。
想到此,赵昺忽然灵机一动,西方人也正是受到“大海洗衣”的启发,在十七世纪有人发明了一种洗衣装置,通过一个由轮子和圆筒组成的装置去挤压水流,模仿大海洗衣的效果。这个装置就是现代洗衣机械的雏形,那么当下自己为何就不能‘发明’一个,将大宋人民从此项劳动中解放出来呢?
脑子一旦有了这个念头,赵昺便坐不住了。当下左右没有自己什么事情,睡也睡不踏实,不若就早个洗衣机来玩玩儿。心血来潮之下,说干就干,他立刻来到船上的工作室中。首先竭力回想世界上洗衣机的发展历史,以便从中有所借鉴。
在赵昺的所知中,在十九世纪第一台洗衣机是在美国诞生的。其主件是一只圆桶,桶内装有一根带有桨状叶子的直轴,轴通过摇动和它相连的曲柄转动。但这台洗衣机使用费力,且损伤衣物,因而没有被广泛使用,但这却标志了用机器洗衣的开端。稍后在德国出现了一种用捣衣杵作为搅拌器的洗衣机,当捣衣杵搅动时,装有弹簧的木钉便连续敲打衣服。
到十九世纪末